这艘悬挂利比里亚国旗的巨轮,运力高达8533标箱,正航行在中国与印度之间那条繁忙的贸易航线上,承载着无数货物的运输使命。
凶猛的火势如恶魔般肆虐,25名外籍船员瞬间被推入生死边缘。熊熊烈焰与滚滚浓烟交织,爆炸的威胁和沉船的阴影,如乌云般笼罩在这片深蓝的海域上空。
危急时刻,警报声从万里之外传来,打破了海南省海上搜救中心的宁静。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的跨国救援行动迅速拉开帷幕。搜救中心果断行动,指导船员展开自救,同时紧急协调邻近的德国籍“柏林快航”轮前往现场守护,为后续救援提供支援。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的精锐船艇和救助直升机也迅速进入最高战备状态,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7月29日凌晨,火魔再次发起猛烈反扑,“STRATFORD”轮发出绝望的求援信号。早已严阵以待的“南海救116”轮如离弦之箭,劈波斩浪,全速驶向出事地点。
救助直升机率先抵达现场,将火场的实时画面传回指挥中枢,为救援决策提供关键信息。当“南海救116”轮抵达时,高压水龙如银色利剑,直刺烈焰。三名勇敢无畏的救助队员更是强行登轮,深入高温肆虐的火场内部展开内攻。经过一整夜的鏖战,猖狂的明火终于被压制下去。
然而,危机并未就此解除。7月30日至31日,浓烟再次从集装箱的缝隙中升腾而起,复燃的火苗如幽灵般伺机反噬。救援力量毫不退缩,持续不断地喷水降温、注水控火、反复探火,与火魔展开殊死搏斗。
搜救中心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严密监控船体的稳定性,时刻警惕燃油泄漏可能对这片碧海造成的污染。每一步行动都如履薄冰,踩在灾难的边缘。直至8月1日傍晚,经过多轮严苛的排查,复燃的风险终于被彻底解除,25名船员全部安全获救。
据资料显示,“STRATFORD”轮(IMO9305491)船长334米、宽42.8米,隶属于船东Oltmann D GmbH & Co KG。事发时,该船正执行OOCL代码138W航次,服务于中国 - 印度快航(CIX),途经天津、大连、上海、厦门、蛇口,驶向科伦坡及印度的Nhava Sheva、Pipava港。
这场惊心动魄的四昼夜海天救援虽已落下帷幕,但其影响仍在持续扩散。近期,经由天津、大连、上海、厦门、蛇口配载此航次的货主和货代们,需主动与相关船公司取得联系,密切关注货物状况,并提前预判后续船期延误可能带来的连锁挑战。
烈焰无情,吞噬了钢铁之躯,却未能吞噬生的希望。当多国船舶在中国的主导协调下守望相助,当专业救援力量在怒海狂焰中为生命架起通道,人类面对灾难时的勇气与合作精神,在南中国海的波涛之上,铸就了一座永恒的无字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