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一周前,印尼还深陷32%惩罚性关税的危机。7月7日,特朗普发出“关税通牒”,声称此举旨在“纠正印尼高额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导致的长期贸易失衡”。印尼首席经济部长艾尔朗加·哈塔托得知消息后,连夜从巴西金砖峰会赶赴华盛顿,于8日与美国贸易代表署展开紧急磋商。
经过艰难谈判,最终达成以三个关键数字为核心的协议:印尼承诺采购150亿美元美国能源产品、45亿美元农产品,并订购50架波音飞机(含多架777型号),总金额高达340亿美元。作为回报,美国商品进入印尼市场享受零关税且无贸易壁垒,而印尼输美产品则统一缴纳19%关税。
这份340亿美元的大单背后暗藏玄机。其中,150亿美元能源采购主要由印尼国油公司Pertamina负责,45亿美元农产品协议涵盖APTINDO协会每年百万吨小麦进口。而50架波音订单更是直接与印尼鹰航原采购计划调整相关——从原计划的50 - 75架增至79架。这些“定向采购”虽能在短期内削减美印180亿美元贸易逆差,但能源与飞机等大宗采购的可持续性仍存变数。
全球贸易格局生变
东南亚集体加税意外改写了全球供应链的运行逻辑。当越南和印尼的税率仅相差1%时,企业迁移产业链的动力大幅减弱。一位外贸从业者直言:“之前担心客户转去越南,现在印尼也是这个税率,继续从中国进货反而更划算。”协议中的特别条款更暴露了美方的担忧:若中国商品借道印尼转运,将额外征收高额关税。
欧盟对此反应强烈。据路透社获取的内部文件,欧盟已拟定价值841亿美元的报复清单,涉及波音飞机、威士忌、汽车及农产品等领域。欧盟贸易委员谢夫乔维奇警告:“我们已做好准备,绝不允许欧洲企业利益受损。”而特朗普的关税攻势仍在持续,他宣称“正在与其他国家推进类似协议”,并点名印度谈判“正朝着印尼模式发展”。加拿大总理卡尼无奈表示:“没有太多迹象表明美国愿意在不加关税的情况下达成协议。”
印尼协议看似是特朗普“以关税换市场”策略的又一次成功,但340亿订单背后,实则是东南亚国家被迫集体调税的无奈之举。随着贸易壁垒在太平洋沿岸不断升级,全球供应链正悄然分裂重组——而这一次,规则制定者正将世界拖入一场没有赢家的贸易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