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航线运价遭遇“断崖式”下跌,从高位直接暴跌七成;美东航线也未能幸免,跌幅高达50%。目前,美西航线运价在1700 - 1800美元/FEU的区间艰难徘徊,几乎已经贴近成本线,往昔旺季的繁荣火爆早已不复存在。
5月,关税政策曾出现缓和迹象,给市场带来一丝曙光,但好景不长,6月货量便大幅回落。市场信心脆弱不堪,始终未能得到有效修复。第一季度美国零售商紧急出货的热闹场景不再,取而代之的是6月货量锐减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
美国作为全球重要的消费市场,其经济动态时刻牵动着全球航运市场的神经。然而当下,美国经济这架“引擎”正遭遇重重阻力。6月,美国CPI攀升至2.7%,创四个月新高,进口商品价格压力骤增,通胀风险若隐若现。
与此同时,美国消费能力悄然收缩,进一步抑制了贸易商的出货意愿。在抢运潮结束以及亚洲货币升值的复杂背景下,贸易商不得不谨慎调整出货节奏,对出货计划反复斟酌。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如果运价持续在成本线边缘徘徊,更大规模的运力优化将势在必行,加班船撤出或许将成为无奈之举。
展望下半年,整个航运业弥漫着悲观情绪。上半年被透支的需求、悬而未决的关税政策、美国市场承压的消费力,如同三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航运市场上方。
尽管某些特定区域或细分市场或许存在零星机会,但整体来看,航运市场已经提前感受到了凛冬的刺骨寒意。当传统旺季的日历翻过,航运巨头们面临的已不再是能否盈利的问题,而是如何在这场寒冬中保存实力、熬过周期。
市场风云变幻莫测,每一次危机都蕴含着行业格局重塑的契机。当运价跌穿成本红线,比拼的不仅仅是运力调配的智慧,更是企业韧性与战略定力的较量。这场寒流终将过去,但只有真正具备实力的企业,才能穿越风浪,抵达下一个繁荣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