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一则公告,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跨境电商行业激起千层浪。
这份编号为2025年第15号的公告,首次以法规的明确姿态规定:无论是境内还是境外的电商平台,只要为中国卖家提供服务,或者向中国用户提供交易撮合服务,都必须向税务机关报送相关涉税信息。
亚马逊、eBay、速卖通、Temu、TikTok Shop等跨境电商主流平台,无一例外都被纳入这张严密的监管大网,长期以来跨境税务存在的“灰色地带”被彻底清除。
公告通过三层架构,精准且严格地压实了平台责任:
对于境内平台,持有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的企业需率先履行报送义务,没有许可证的,则由完成备案的企业承担相应责任。
设有中国运营主体的境外平台,像亚马逊虽已退出中国零售业务,但通过“亚马逊卓越有限公司”持有相关证照;Temu、TikTok Shop等具有中资背景的平台,其境内主体明确,都需在境内进行申报。
无境内主体的境外平台,例如日本乐天、德国OTTO等,只要通过中国团队开展招商服务卖家,就必须指定境内代理人来履行报送义务。
新规要求平台每季度向税务机关提交两类关键数据:卖家身份信息与收入信息。
身份信息涵盖名称、纳税人识别号、证件类型与号码、店铺ID、联系方式等;收入信息则包括销售总额、退款金额、净收入、交易订单数量等详细的交易明细。
时间表已经明确:2025年7月前,平台需完成基本信息备案;10月,将正式启动首次数据报送。这种高频次、全方位的数据采集,构建起一个覆盖跨境交易全流程的严密监管闭环。
过去,跨境电商行业“无税号、无申报”的潜规则被彻底打破。卖家躲在平台背后避税的空间不复存在,税务机关能够清晰追踪每一笔跨境交易的数字轨迹。
经营数据透明,卖家面临合规考验
当经营数据全面公开透明,卖家们正迎来一场合规的“硬着陆”。
2025年7月,成为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当亚马逊、Temu等平台开始向税务机关传输数据时,深圳坂田的卖家们连夜整理账目,杭州的MCN机构重新核算网红主播的税负成本,海南自贸港的财税顾问接到大量咨询电话。
在全球跨境电商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行业正步入“精耕细作”的新阶段,政策合规能力与技术创新速度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
在税务透明化的大趋势下,有人将其视为束缚发展的枷锁,有人却从中看到了新的机遇。毕竟在数字经济时代,只有合法合规、在阳光下获取的利润,才能经得起时代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