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开展的三轮突击检查行动里,多达60%的受检集装箱被发现存在危险品申报违规问题。这一严峻情况促使执法部门迅速启动专项治理行动。
依托CBP研发的智能集装箱筛查系统,海岸警卫队与海关及边境保护局构建了实时情报共享机制。在过去的12个月中,凭借该机制,两部门成功拦截了136起高危货物运输事件。
海岸警卫队副安全行动指挥官保罗·奇维塔中校介绍:“我们的电子围栏系统能够精准锁定高风险集装箱。借助机器学习技术对过去十年的航运数据进行分析,可疑集装箱的识别准确率已提升至92%。”这种借助科技力量的执法模式,在近期开展的“终点行动”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这项为期五天的多部门联合行动,揭露了令人震惊的违法事实:执法人员在纽瓦克和布鲁克林码头查获了8个装载未申报危险品的集装箱,还扣押了33辆总价值超过240万美元的盗抢车辆。
这些原本计划运往西非的赃车中,85%存在电路系统非法改装的情况,部分车辆的油箱内还残留有20 - 50升汽油,在跨洋运输过程中,极易引发爆燃事故。
国土安全调查局(HSI)的特别探员透露,犯罪团伙惯常采用“双重欺诈”手段,即利用伪造的汽车出口文件,同时实施退税诈骗和赃物倒卖活动。在查获的车辆中,已发现17套克隆车架号,这些车辆涉及多个州的盗车案件。
此次行动汇聚了联邦调查局(FBI)、国土安全部(DHS)以及地方警力等12个执法机构,形成了从情报分析到现场执法的完整工作链条。
除了对涉事企业处以88,000美元的行政罚款外,这些企业还将面临海运保险失效、承运商被列入黑名单等后续惩戒措施。
纽约港务安全委员会宣布,自2023年第三季度起,将全面升级危险品申报系统,推行“双码核验”制度。所有危险品集装箱必须同时具备可见的物理标识和数字加密标签,预计这一举措将使违规率降低40%。此次改革标志着美国东海岸最大的货运枢纽正式迈入智慧监管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