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货代行业的反馈,中国北方地区的集装箱供应正面临严峻挑战,获取难度显著上升。
这一困境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市场需求异常旺盛,超出了市场的预期;另一方面,红海危机导致的船舶运力下降,使得船只和集装箱的供应均呈现出紧张态势。
CargoGulf全球发展总监Hans-Henrik Nielson对此表示:“目前,中国的40尺高柜集装箱供应极为紧张,几乎接近枯竭。”他进一步指出,“在集装箱能够再次装船之前,很少有集装箱能够顺利抵达中国、马来西亚或新加坡等港口。跳港、拥堵等中断现象对集装箱的规划和调配造成了严重的干扰。”
图源:The Load Star
Nielson先生强调称:“我毫不夸张地说,这种混乱状况已经持续数周。例如,目前科伦坡和海湾上游港口堆积了大量空箱,即便使用最先进的设备和软件,也难以解决因跳港造成的即时可用集装箱短缺问题。”
Ligentia在最新发布给客户的信息中也证实了集装箱短缺的现状。报告中提到:“设备库存紧张,特别是在华北地区,每天的供应情况都会根据船只抵达和空箱释放的实际情况而发生变化。”
此外,报告还指出,上海地区同样面临着严重的空箱短缺问题,特别是CMA和ANL等航运公司。由于港口拥堵,船舶在港口的等待时间已经延长至3至14天,船期延误现象几乎波及所有航运公司。
图源:The Load Star
为了缓解集装箱短缺的压力,各航运公司正积极寻求在中国各大港口增加集装箱供应量的途径,包括盐田的马士基和赫伯罗特、宁波的中远、韩新、赫伯罗特和地中海航运、天津的赫伯罗特和马士基以及青岛的中远和达飞等。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部分地区集装箱供应紧张,但厦门地区却呈现出相对充足的态势。
面对市场的持续强劲需求,航运公司在选择订舱客户时变得更为挑剔。一些大型直客客户为了应对未来几个月预计的超额出货量,正在积极寻求航运公司的额外报价。同时,航运公司为了维持运力稳定,已宣布在6月份实施一定数量的空白航行,导致整体运力减少15-20%,进一步加剧了每周的运力波动。
Metro Shipping公司表示:“未来更多港口可能会面临类似的设备挑战,因此我们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保持谨慎态度。”
Nielsen先生最后指出:“当前的市场需求已经远远超出了六到九个月前的所有预测。我们已经接近所谓的‘疫情托运人条款’——即面对当前的市场状况,单纯的抗争已无意义,唯有提前预订舱位才能确保运输的顺利进行。”他引用19世纪丹麦哲学家索伦·柯克加德(Soren Kirkegaard)的思想,强调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决策往往需要在缺乏足够信息的情况下进行,这实际上是一种信仰的飞跃。
总的来说,方法总比困难多,这是我们在面对挑战和困境时应当牢记的一条至理名言。对于卖家而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经济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这无疑给他们的业务增长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然而,只要他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信不少卖家还是能够克服眼前的难关,实现业务的持续增长。